這9部經典動畫,其實就是巨型機器人作品的發展史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北京時間10月18日),MegaBots公司的重型機器人EaglePrime,以及來自日本水道橋重工公司的Kuratas之間的對戰,在醞釀了兩年之后終于開打。雖然Kuratas不敵EaglePrime輸掉了比賽,戰斗過程十分尷尬,不過對于全球數以萬計的機器人迷來說,能夠看到世界上第一場巨型機器人戰斗,也是非常值了。
實際上,巨型機器人這種文化,最早是源于日本動漫行業。二戰結束后,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文化產品中并不能塑造所謂的戰爭英雄,于是很多日本文化行業從業者另辟蹊徑,用變身(《月光假面》)、外星人(《奧特曼》)、怪獸(《哥斯拉》)等新穎的文化內容來守護和平。巨型機器人動漫類作品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風靡全球。
ACGx盤點了9部頗有看點的巨型機器人動漫作品,這9部作品也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巨型機器人文化的發展歷程,對我們理解巨型機器人文化的魅力有很大的幫助。
鐵人28號:巨型機器人動畫的始祖
出品時間:1958年
受到手塚治蟲的SF漫畫《大都會》影響,1958年剛剛出道的橫山光輝創作了一部名為《鐵人28號》的巨型機器人漫畫,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如此直觀、形象地接觸到巨型機器人在視覺上所帶來的震撼。后來,《鐵人28號》還分別推出了廣播劇(1959年)、真人黑白特攝片(1960年)、黑白TV動畫片(1963年),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被很多人視為巨型機器人動畫的始祖。
《鐵人28號》講述的是在二戰之后,一個巨型的機器人突然降臨日本東京并大肆破壞,少年偵探金田正太郎成為了巨型機器人28號的操控者,并通過遙控器與這個身高10.2米、體重31噸的機器人并肩作戰,最終拯救了地球,守護了人類。
對于當時的很多日本民眾來說,《鐵人28號》這部作品的出現,讓他們從二戰戰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并逐漸樹立起了對文化以及科技方面的自信,由此開啟了巨型機器人作品的創作浪潮。后來在橫山光輝家鄉神戶市的一座公園內,當地政府設立起了一座高15.6米的鐵人28號紀念像,以此來紀念這部偉大機器人動畫所作出的貢獻。
魔神Z:第一部載人巨型機器人動畫
出品時間:1972年
如果說《鐵人28號》開創了巨型機器人動畫先河的話,那么由永井豪在1972年創作的漫畫《魔神Z》就是載人巨型機器人動畫的始祖了。
在DYNAMIC與東映動畫的共同企劃的推動下,《魔神Z》這部以動畫化為目標而創作的漫畫作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的強烈反響。除了史無前例可搭乘的設定之外,渾身上下覆蓋無堅不摧超合金Z的主角機體魔神Z,也是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超級系機器人,而《魔神Z》及其續作《大魔神》、《UFO魔神古連泰沙》所展現出來的熱血、勇氣、正義等內容,也對后來絕大部分機甲類動畫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對于不少中國的ACG愛好者來說,他們第一次接觸到《魔神Z》或許就是通過BANPRESTO(眼鏡廠)出品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游戲。而像2013年華納兄弟出品的《環太平洋》中危險流浪者號賊鷗所采用的招式ElbowRocket(國內翻譯為天馬流星拳),其實也正是來源于魔神Z的招牌武器鐵甲飛拳。
蓋塔機器人:首次推出合體概念
出品時間:1974年
繼《魔神Z》大獲成功之后,其作者永井豪與他曾經的助手、后來自立門戶成為一名漫畫家的石川賢,在1974年共同創作了一部名為《蓋塔機器人》的作品,開創了合體變形機器人的先河。迄今為止,該作品推出了累計4部漫畫、3部TV動畫、3部OVA、3部劇場版,以及大量的衍生品。
《魔神Z》又被譯為《三一萬能俠》。顧名思義,這部動畫講述的就是三名來自淺間學園的高中生流龍馬、神隼人和巴武藏,分別駕駛三臺名為飛鷹號、獵豹號和巨熊號的戰機,通過合體變形,變成飛天、鉆地、潛海三種形態的巨型機器人,并以此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過雖然《蓋塔機器人》所開創的合體概念十分新穎,在當時的日本動漫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然而由于三臺機器人合體的過程極其不合理,讓不少小朋友們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大為困惑,并由此催生出了機器人動畫及其衍生玩具的一條準則動畫里怎么演,玩具就怎么變。
為了彌補《蓋塔機器人》存在的缺憾,永井豪與安達矢在1975年10月,推出了一部名為《鋼鐵吉克》的作品。通過機器人身體內的磁鐵構造,玩具可以方便地組裝、合體、換裝,由此便成功打開了機器人衍生玩具的市場。
機動戰士高達:屹立在玩具之上的商業帝國
出品時間:1979年
在日本科幻作品中,誕生于1979年的《機動戰士高達》,不僅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動畫作品,同時也是整個日本動畫行業中商業化最龐大的的系列動畫。
《機動戰士高達》的作品眾多且龐大,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U.C.紀元以及非U.C.紀元兩個大類,其中前者擁有同一個世界觀,而后者則各自獨立,該系列動畫在1979年誕生,并由富野由悠季導演的首部作品,即很多機器人迷熟知的《機動戰士高達U.C.0079》,這也是開創真實系機器人市場的革命性作品。
不過,由于《機動戰士高達U.C.0079》存在大量借助戰爭來反思戰爭的深層內容,于是在當時造成了收視率不振的情況,這部作品也曾遭遇腰斬,將原定的52集動畫削減為了43集。然而由于玩具銷量開始逐漸上升,萬代決定繼續投資讓SUNRISE制作高達系列動畫,并由此開創了一個時代。
截止到2017年8月,《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周邊僅拼裝模型(GUNPLA)一項就已經賣出了4.73億個。而在萬代公布的2016財報中,《機動戰士高達》系列為萬代貢獻了11.98%的銷售額,這部經典巨型機器人動畫已然萬代旗下最賺錢的IP。
六神合體:引發女性關注的巨型機器人
出品時間:1981年
六神合體的雷霆王~嗚嗚嗚嗚~相信當我們提起《六神合體》時,很多中國的70、80、90后都會在腦中回響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
《六神合體》改編自橫山光輝推出的機器人漫畫《MARS》。由于原作漫畫是在冷戰期間創作,所以其中有大量的深刻的內容導致難以商業化,于是經過橫山光輝同意后,東京MOVIE新社在1981年推出了全新的動畫片《六神合體》,并在內容方面作出了大幅的改動。
不過,由于動畫版的《六神合體》戰斗場面過少人物偏于美型,這部動畫在受到男性觀眾冷落的同時卻意外收獲了日本不少女性觀眾的喜愛,甚至動畫中的角色瑪古死在地球上后,有媒體趁機舉辦了一場預定人數為200人的追悼會,吸引了4000多人應募。
1994年,《六神合體》引入中國內地,也是不少當時中國青少年的巨型機器人啟蒙。
變形金剛:來自塞伯坦星的巨型機器人
出品時間:1984年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的巨型機器人動漫作品發展的高速期,也因此誕生了一大波優秀的機器人玩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