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發展三年計劃出爐“綠色建筑+智能建筑”成未來趨勢
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今后湖州建筑業將更加綠色、更加智能。記者昨從市建設部門獲悉,《湖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建筑業提升發展的實施意見》出爐,未來3年將扶持重點建筑企業,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裝修,推動建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建筑強市。
作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近年來,我市綠色建筑在商品住宅、城市公共建筑、保障房項目中廣泛運用。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民用建筑節能評估審查項目約1000項,KUKA機器人維修,完成節能建筑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
今年以來,湖州市濱湖小學、湖州恒大御景一期等6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省廳目標任務4項)。市建設局建筑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意見》,今后將大力開展綠色建材新產品應用試點示范,推動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
智能建筑方面,今后各縣區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將率先實行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的裝配式裝修,積極推廣應用現代技術和整體集成式設施設備。按照確定的中心城市全裝配式建筑管控區和各縣區管理分區,新建建筑采用裝配式建造的建筑面積需達30%以上。
圍繞打造建筑強市的總目標,我市將全面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到十三五末,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預計突破1500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爭達到8%;培育創建省級及以上建筑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或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2處以上;建筑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工程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對建筑企業,我們堅持扶優扶強原則,培育發展一批綜合實力強、資產規模大、社會信譽好的大型建筑業企業或企業集團。該負責人表示,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等行業主管部門,每年將按照企業綜合實力、發展態勢及對行業帶動作用,機器人維修,確定培育對象,實行點對點幫扶,引導、支持企業資質優化升級。
同時,通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理順建筑業、工程質量安全、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和職能,實現建筑業行政許可的智能化審批和動態核查,優化完善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等辦事流程,工業機器人維修,實行容缺機制,讓企業享受實實在在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