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上,啟動柴油發動機的關鍵零部件來自佛山中南機械;在我國海上石油鉆井平臺上,包括升降系統、鎖緊系統、滑移系統在內的許多設備都來自佛山的精銦海工;中海油工作平臺上的原油泵,由佛山肯富來泵業公司制造
30多年前,佛山以三來一補切入全球產業鏈條,一躍成為中國制造業大市,并以家電、家具、紡織等輕工業產品聞名于世。
如今,這座中國制造業重鎮的重心正悄然由輕到重:一批佛山重器走向世界,成為佛山制造乃至中國制造的新代言人。從造沙發、造電視,到生產各類工業母機和工業裝備,走向高端化的佛山,正為廣東制造的轉型升級擔當起全新的使命。
2014年8月,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佛山調研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時,要求佛山市進一步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在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隨即,佛山市明確提出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
懷揣萬億夢想,短短兩年內,佛山就已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15年,佛山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5933.34億元,占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半壁江山,在產值和規模上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珠西龍頭。
向高端挺進穿越深海高原的佛山重器
南海中海油作業平臺上,在轟隆的巨響中,原油泵中的葉片飛速旋轉。這些原油泵由佛山企業肯富來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為打破國外產品壟斷,肯富來用了4年攻克技術難關,并在2014年終獲中海油的訂單。我們和西門子合作,學習德國技術,www.tka.net.cn,并開始走向自主生產制造。該公司進出口部部長助理任雪蕓說。
越來越多佛山民企自主研發的高端產品正加速走向世界:中南機械自主研發和生產的燃油共軌柴油發動機關鍵零部件,運用在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船雪龍號上,讓佛山制造登上了南極;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設備,正廣泛被應用在渤海裝備、寶石機械、中海油服、大船海工等公司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上,成為當中的核心部件。我們在國內處于領先的地位。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平平說。
來自佛山市經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佛山市裝備制造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33億元,同比增長15.9%;工業母機類制造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10億元,同比增長15.1%。
數據背后是一批佛山民企借生產工業母機加快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上游挺進,KUKA機器人維修,并重構了國內多個行業的生產能力。
佛山市恒力泰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乃至亞洲陶瓷壓機制造的龍頭企業,其擁有的萬噸級陶瓷壓機目前在亞洲獨一無二。大噸位壓磚機是行業趨勢,但企業要有技術沉淀,才有底氣立項。該公司總經理楊學先說,企業先后花了兩年時間,先后投入上百人參與研發。
廣東仕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生產高端寬幅流延膜生產線的廠家,超市中80%的食品包裝,都是用我們生產的設備來生產的。該公司副總經理秦志紅說。
為珠西扛旗龍頭城市如何帶頭
隨著制造業的產品形態由輕變重,佛山距離實現打造萬億規模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的愿景越來越近,并引來了一批創新平臺在佛山聚集。
廣工大數控裝備協調創新研究院院長楊海東經常要深入珠三角各城市的工廠車間,尋找與企業技術合作的機會。這家位于佛山高新區的研究院,正在打通產學研合作的快車道。楊海東告訴記者,在3年時間里,研究院已成功孵化企業超過60家,孵化團隊已申請發明專利超300件,研發創新產品超過60項。
2015年,佛山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5933.34億元,占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半壁江山。但在產業規模之上,引領珠西裝備制造業創新,是龍頭佛山更為看重的。
楊海東向記者亮出研究院及孵化企業第一季度服務地方企業列表,除了佛山本地企業,一批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地的制造企業也被列為他們的服務對象。
目前,佛山已經擁有14個像廣工大數控裝備協調創新研究院這樣的重大創新平臺。在中國工程院和佛山市的共同支持和推動下,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在2015年成立;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也于2015年在順德區揭牌,著眼于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推廣。
探索面向裝備制造業的金融創新,佛山同樣邁開堅實步伐。去年底,佛山出臺《佛山市扶持企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實施方案》,把優質技改創新項目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規模擴充到3500萬元,以放大10倍以上的融資規模,重點向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優質技改創新項目提供金融資金支持。
企業的力量,也在攪動著裝備制造的資本江湖。2015年,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南海農村商業銀行、佛山市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南海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總額20億元。其中,伊之密以1.8億元投資入股。這將推進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結合。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說,探索金融租賃模式,有利于為本土裝備企業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平臺。
與時間賽跑邁向機器人制造中心
在佛山萬億產業基地的布局之中,機器人產業是全新的興奮點。
在美的集團中央空調事業部順德工廠的車間,多臺AGV小車、冷凝器搬運機器人和冷壓縮機搬運機器人在有序工作。2015年,美的家用空調機器人的使用,從2011年的幾十臺增加到800多臺,總體效率提高15%以上;另一家家電巨頭格蘭仕集團,一場斥資30億元的自動化升級工程也在進行。因為引入機器人,新工廠的單線人均效率比傳統生產線提升了62%。
機器人走進家電、塑料、服裝、五金、汽配、家具等傳統行業的生產一線,正在佛山的工廠車間和生產線上產生化學反應。佛山提出,到2017年要帶動3000家以上企業實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伴隨著機器變革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以嘉騰、利迅達、新鵬、泰格威、意戈力為代表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在佛山快速崛起,期盼與時間賽跑,搶灘高端制造業的制高點。
在佛山順德的利迅達車間里,機器人靈活地抓起金屬鑄件,平穩地送上工作臺打磨拋光。2015年,該公司與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的ABB集團攜手建立全國首個水槽智能化生產基地。未來一兩年,將是機器人行業的爆發期。公司董事長霍錦添說。而另一家順德本土機器人企業,嘉騰生產的機器人不僅走進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的核心展區,還斬獲德國工業設計大獎紅點獎;6月1日,要約收購世界機器人制造巨頭德國庫卡集團的美的集團,復牌開盤大漲7%。而早在去年,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與美的集團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通過優勢互補大舉進軍國內機器人產業。服務機器人是一個大方向,我們要提前布局,做好技術積累。美的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甄少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