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機器人行業最不平靜的一年。尤其是在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無人機等細分領域上更是熱鬧非凡:各類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新產品陸續推出,龍頭企業尋求發展戰略緊跟風口,各種技術取得突破…機器人熱門話題與事件可謂太多。下面,編輯為大家細數2016年機器人行業十宗“最”。
最熱門的挑戰:阿爾法狗大勝李世石九段
2016年3月9日到15日,韓國首爾,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與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展開了一場五局制的較量,最終AlphaGo以4∶1的比分取得壓倒性勝利,舉世皆驚。雖然曾有“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的先例,但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圍棋的復雜性遠大于國際象棋,人工智能想要戰勝圍棋高手至少在目前還很難實現。但AlphaGo依賴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深度學習(deeplearning)技術,利用大量人類棋手的棋局數據進行訓練,最終達到了打敗人類頂尖棋手的水平。AlphaGo與李世石的這次對弈,不僅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標志著人工智能的強勢崛起,并在公眾中掀起關注人工智能的熱潮。
最大的機器人收購案:美的40億歐元收購庫卡
5月18日下午,美的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以每股115歐元的價格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Kuka),這一價格較庫卡2月3日停牌前的收盤價溢價59.6%。
8月8日晚間,美的集團公告稱,要約收購庫卡集團的要約期已結束,庫卡股東將不能就要約收購繼續接受要約以出售股份,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32,233,536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81.04%。以要約收購的價格115歐元/股計算,美的集團要約收購總斥資超37億歐元(約273億元人民幣)。
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這意味著,本次要約收購交割時,美的集團將共計持有庫卡集團股份37,605,732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94.55%。今年6月份,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的美的集團開始要約收購庫卡集團股份,當時前者預計,若庫卡集團除美的集團以外的其他股東全部接受要約,按照要約價格為每股115歐元計算,本次收購總價約為292億元人民幣。
庫卡集團在德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從戰略角度來看,本次交易將是美的集團推進“雙智”戰略、推進集團全球化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深入全面布局機器人產業的關鍵一步。
最專業的消費級無人機:大疆MavicPro
9月27日,美國紐約舉行的發布會上,大疆推出了新品——口袋無人機MavicPro(以下簡稱Mavic),單字“御”!坝盡avicPro無人機,幾乎獲得了外媒一致的高度評價。MavicPro無疑是大疆的一次華麗轉身,證明其不僅有能力設計出消費市場中最棒的專業機型,也有能力帶來一些小而美、更加消費化的產品。
MavicPro第一個創新點,是它可以折疊。事實上,這個功能改變了一般無人機的使用形態。雖然你可能在綜藝節目上經?吹綗o人機航拍,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花費5000元以上、購買一款并不便攜的“玩具”,其實還是有些困難的。顯然,可折疊的MavicPro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其次,MavicPro在保持便攜折疊式設計的同時,也最大集成了高端技術,如4K攝像、對象追蹤、大范圍連接距離等等,價格也是相對合理的。
最具“科技色彩”的總統大選:人工智能系統MogAI正確預測選舉結果
2016年11月8日,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將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雖然這是時政類重大新聞,但整個大選過程中,科技力量卻一直在發揮重要作用。大選期間,Facebook、Twitter等重要的科技新媒體平臺上,特普朗聚集數千萬粉絲為他搖旗吶喊,壓倒了傳統主流媒體,這股力量成為特朗普獲勝的重要因素。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對大選結果的預測上。當主流媒體民調一邊倒預測希拉里大概率當選時,主要從新媒體平臺采集數據的人工智能系統MogAI做出的預測和主流媒體截然相反。最后,MogAI贏了,這是它連續4次正確預測美國總統大選。
最火爆的機器人:春晚機器人Alpha1S一炮而紅
2016春晚的廣州分會場,540個智能機器人組成小方陣,伴隨著《沖向巔峰》的歌聲大秀舞技。春晚上了,元宵晚會也跑不了,下面這個小機器人就這樣火了。
這批機器人名為Alpha1S,由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伺服舵機采用自主改進的PID算法,扭矩大,體積小,控制精度高,運算快,而價格相比日韓不到其三分之一。
最人性的機器人:特斯拉Autopilot將血栓病人送到醫院
特斯拉的Autopilot是一款半自動駕駛功能,可以調節車速、切換車道、自動剎車。關于這項功能的很多媒體報道都把重點放在佛羅里達的致命車禍上——當時,KUKA機器人維修,約書亞·布朗(JoshuaBrown)的特斯拉ModelS在Autopilot模式下撞擊了一輛半掛車。
盡管如此,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Musk)還是指出,擁有Autopilot的汽車比沒有這項功能的汽車更加安全。統計數據也支撐了他的觀點: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2015年發布的報告,全美汽車平均每行駛1億英里便會死亡1.3人,而Autopilot用戶總共行駛了1.3億英里,目前只確認1人死亡。
事實上,Autopilot的確做了一件好事:他把一位血栓病人送到了醫院。約書亞·尼利(JoshuaNeally)開車回家時突然感到胸悶,于是在密蘇里州的斯普林菲爾德下了高速公路。在開啟了Autopilot功能后,他的汽車帶著他一路來到醫院。尼利認為,正是這項自動駕駛功能救了他一命。
最美機器人:中科大“佳佳”機器人
4月15日,合肥,中科大正式發布我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佳佳機器人造型身材豐滿,模樣俊俏。據了解,機器人“佳佳”初步具備了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軀體動作匹配、大范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云服務等功能。不過,8位數的研發成本,也的確看出來現在國家對機器人的重視力度。
負載最大的機器人:發那科M-2000iA
說到重負載機器人就不得不提其中的佼佼者,史上最“給力”的機器人—發那科M-2000iA,其最大可搬運質量達到了1.35噸,能夠做到快、準、穩地移動大型部件,用于物流搬運、機床上下料、裝配、碼垛及材料加工等應用。
在汽車制造業,一臺M-2000iA可以輕而易舉地搬運整個汽車白車身,實現在不同輸送線上的車身流轉,大大地節省了相同搬運設備所需的占地面積,同時在搬運車身時舉升距離可達4.5米,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實現“升降機”功能;M-2000iA還可以使用同一套臂端工具來進行不同車型車身的搬運,提高車間的柔性化程度。
最成功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