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巡邏,豬臉識別“養豬”院士詳解“數字豬”怎么養
未來智能養豬會用機器人24小時巡邏豬舍監控豬的吃喝拉撒,豬臉識別讓每頭豬都有自己的健康檔案11月20日召開的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戲稱自己是養豬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德發詳細向現場的食肉族們介紹了一番未來怎樣進行智能養豬。
李德發介紹說,數據統計顯示,全世界二分之一的豬養在中國,我們中國現在有七億頭豬,也就是說我們每兩個人每一年要吃掉一頭豬的豬肉。養豬為什么也要數字化?李德發說,很簡單,因為現在國內養豬業的效率是比較低的。我們養一頭豬的成本,相當于美國養兩頭豬,也就是說現在如果從美國把豬肉運到中國來,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機器人維修,加上運費,工業機器人維修,它的成本還比我們低。
李德發展示了一張已在實驗中的與京東合作的智能養豬場示范點照片:機器人在豬舍四周二十四小時循環,檢測到豬舍里的氣體、溫度、濕度,收集反饋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會根據情況來調整豬舍的風速、溫度,還能夠實現豬臉識別,庫卡機器人,看到每頭豬有病沒病,吃了多少等等。數字科技可以實現控制豬一天吃1公斤還是吃0.5公斤,但是這一公斤里含什么,含多少蛋白,含多少氨基酸,含多少脂肪酸,這個要靠數據庫來精準配置。記者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