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一年回本真相調查,隱性成本多,工業機器人維修,擴張難
掃碼進入一家玻璃透明的小店,店內空無一人,客人自己選購商品,然后自主掃碼付款離開。從頭至尾沒有服務人員,這就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無人工服務便利店(下稱無人便利店)。
在共享經濟尚未退熱之時,無人經濟開始沖擊市場,各類無人工廠、無人送貨機等浮出水面,而最貼近人們生活和被大家近期熱議的當數無人便利店。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多方實地調研和采訪后了解到,無人便利店由于門店面積小、節省人工成本等,其單店成本可能只有普通便利店的十分之一,最令投資者青睞的當數無人便利店幾乎可以做到零租金成本,這讓部分投資者覺得賺取快錢的機會來了,要知道租金可是壓壞實體零售業者的最大成本之一。
然而,大部分具有零售經驗的傳統便利店企業卻表示不看好無人便利店,因為這個新型產物的選址、擴張、后臺技術和貨損管理等都存在諸多問題。
無人店與傳統店大不同
說起無人便利店,大家可能覺得這很好理解,不就是沒有店內服務人員嗎?但其實并不如此簡單。
在一個炎熱的午后,第一財經記者來到上海一家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在現場,可以見到該全透明的玻璃小店面積要比傳統便利店小很多,僅15-16平方米。為了確保貨品安全,無人便利店的常態是鎖門的,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微信身份注冊后,電子開鎖進入門店,店內商品品種較少,主要是食品、飲料和簡單的日用品。
顧客自行選購商品后,自行將商品放在電子自助收銀機上,每一件貨品都貼上了電子價簽,自助收銀機會通過電子價簽自動計算價格并扣款。完成付款后,記者站在門口,有設備會自動對顧客進行安全檢測,主要是感應顧客帶離門店的貨物與收款是否一致,若無問題則店門會自動開啟,記者離店后,玻璃門自動鎖上。
上海的繽果盒子由高鑫零售麾下的大潤發和歐尚分別各試水一家店。而類似這樣的無人便利店還有不少,比如EasyGo于今年6月份在廣州市越秀區中華廣場開出第一家Beta版門店,持續測試中,8月開始在廣州多個中高端小區推出2.0版本、盒子形態的旗艦店。
此外還有24愛購無人便利店、GOGO、F5未來商店、小麥、掃貨星球等,甚至還有一些配合無人店的上下游供應商也紛紛浮出水面,比如生鮮提貨冷柜品牌企業健康盾等等。
在采訪了大潤發、EasyGo、掃貨星球等業者后,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無人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有很大差異。無人便利店通常都在20平方米以下,掃貨星球則索性就是一個自助販售機的概念,占地面積極小且不需后臺倉儲,而傳統便利店則面積在100-300平方米,需要后臺倉儲。
傳統便利店內有服務人員,而無人店則沒有;傳統便利店的SKU(庫存量單位)在3000-5000,主要覆蓋食品、盒飯、熟食、飲料、日用品、辦公文具、居家用品、化妝品甚至鮮食等,而無人便利店SKU僅500,只覆蓋非熟食類食品、飲料和品類極少的日用品;掃貨星球這類自助販售機則以食品飲料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無人店內沒有人工,但其實其后臺的系統監控和管理人員卻是必不可少的。
無人便利店面積不能太大,貨品都是要選擇一些高周轉率的品類,一般不會放置生鮮和熟食。經營無人便利店需要較強的后臺技術,因此我們花了數月時間做系統研發,確保用系統來運作和保障安全。EasyGo未來便利店聯合創始人王牧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投資回報解析
看起來比傳統便利店要嬌小簡易的無人便利店究竟投資回報如何?
王牧牧在今年春節后啟動了EasyGo未來便利店項目,如今已經在華南地區開設了三家無人便利店,主要選址在社區。作為無人便利店,其主要的硬件投入是進門和出門的門禁設備、自助收銀設備、掃碼和感應設備、監控防盜設備等。
與傳統店相比,其實無人便利店更像是一個搭建起來的無地基玻璃盒子設備,而無人販售機則根本就是一個裝置。因為無人店是一個搭建的玻璃盒子概念,所以并非傳統便利店那樣是一個物業,無人便利店是不需要租金和店內人工的。我們的開店是基于與合作伙伴的商談,比如盒子(無人便利店)進入社區開店則需與社區物業、開發商等達成合作,經過他們允許再進入。
在EasyGo的模式里,沒有租金和固定鋪位,通過和小區物業深度合作,雙方一同維護設備,并實行利潤分成物業方將得到銷售額的5%~8%。王牧牧表示,一家無人便利店的投資額在10萬元左右,以我們目前營業來看,單店每天的營業額在2000元左右,即一個月有6萬元收入,毛利率在35%左右,再去除分成等,我們估測單店8個月-1年可以回本。且因無人店沒有進場費之說,所以供應商更愿意和無人店合作。
他頗為自信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EasyGo在今年預計可達100家,隨后將考慮開放加盟,全面擴張。
創辦了Eatbox無人便利店的EATOWN怡食家超市CEO安利英透露,無人便利店的客單價約22-24元,每天的營業額在2000元左右,10萬元的單店成本,模式則是與社區分成合作,幾乎沒有租金成本。在采訪中,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繽果盒子的單店投入和日營業額數據與上述兩家同業差不多,因此以數學方式計算,則單店投資回報年限大約1年。
以自動販售機為主的掃貨星球的成本則更低。在剛剛舉行的2017上海國際商業年會上,掃貨星球現場展示最新科技的智慧零售無人商店(AI機器視覺),創始人兼CEO鄒濤到場闡釋對智慧無人零售應用的發展。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掃貨星球一個販售機的買斷成本不到8萬元,經營者也可以租賃這個販售機,設備日租金約130元,其也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門店租金,投資回報期很可能短于玻璃盒子的1年。
掃貨星球正積極尋求代理商、分銷商及業務合作伙伴,擴大市場占有率。我們現在已經發展了100個掃貨星球的販售機裝置,預計接下來會翻番。鄒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相比較而言,傳統便利店的成本的確會比無人店高很多,單店投資回報期更長。
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信息系統本部長小野澤千尋透露,7-11加盟模式為加盟主初期投資的金額,包括保證金20萬,商品投資20萬,加盟費10萬,培訓費1.1萬,開業準備費2.1萬,裝修費大約35萬,合計金額大概是80萬。
傳統便利店每個月有固定支出,一年的租金成本從40多萬到100多萬不等,由于輪班需要,則雇用4名員工,按平均月薪5000元計算,每月人工成本約2萬元。這些租金和店內人工成本是無人便利店不需要的。此外還有裝修成本、水電費等,以此計算,傳統便利店的日營業額得達到6000元左右才有望收支平衡。可是目前非常多的傳統便利店都難以達到該數字,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中國便利店(傳統店)單店平均日銷3714元。所以傳統便利店業者虧損者不在少數,盈利壓力很大,傳統便利店的單店投資回報期也比無人便利店要長。資深零售人士沈軍分析。
于是,工業機器人維修,看似投資回報期較短的無人便利店開始受到資本追捧。24愛購無人便利店天使輪融資了100萬元人民幣;F5未來商店獲得融資3000萬元人民幣;繽果盒子和小麥便利店分別獲得融資1億元人民幣和1.25億元人民幣。
無人店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