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春晚上,郭達、蔡明的小品《機器人趣話》讓觀眾捧腹大笑,至今難忘,蔡明扮演的機器人保姆不僅能端茶倒水、捏腰捶背,還長相靚麗,能說會道。
如果說彼時大多數人對機器人還是懷揣期待,那么現如今,很多技術已經在機器人身上變成現實。誕生于合工大的機器人不僅能干活,還會讀心術,它能感覺到主人的情緒,還能根據主人的喜好做出動作討好主人。科大訊飛則正在進行機器人超腦工程,給機器人裝上大腦,讓它們學會理解與思考,不僅可以閱卷改作文題,還可以化身大白,成為虛擬醫生。
有表情的機器人有助于跨越恐怖谷
任思思姑娘和任福繼博士是2013年落戶合工大情感計算研究所的。昨天,他們穿著漂亮的衣服,向到訪的記者展示開心、生氣、驚訝等情緒。合工大情感計算研究所所長孫曉介紹,現在這兩款機器人可以表達6種情緒,并能從人的語氣、說話內容以及表情感知到人的情緒。
在機器人外形與動作越來越接近真人的時候,日本研究者曾提出恐怖谷理論人會感覺機器人像僵尸一般。孫曉表示,讓機器人能夠感知情感、表達情感,有助于幫助人類跨越對機器人的恐怖谷效應。
孫曉介紹,合肥工業大學情感計算研究所主要從事先進智能、情感計算、大規模知識獲取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并以研制具有情感的先進智能機器人(情感機器人)作為核心應用點。目前研制的人形情感機器人平臺,www.tka.net.cn,通過文本內容、音頻特征、面部表情特征等,判斷人的情感狀態。比如,今天天氣真好!當人說這句話時,能讀心的機器人不僅能理解文字內容,還能通過攝像頭捕捉到人的笑意、感知語氣的不同,從而判斷人要表達的情感。
目前,情感機器人全身有48個自由度,面部有12個自由度。孫曉介紹,比如,微笑的時候算一個自由度,眼皮睜開合下算一個自由度。
小型情感機器人未來花一部手機的錢就能買到
機器人能感知情感、表達情感之后,能做的事情可多了。孫曉介紹,比如,空巢老人不僅會需要一個人搭把手,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情感的慰藉。機器人可以感知老人是否開心,如果老人不開心就想辦法逗老人,諸如,給老人拿水果、播放老人喜歡的音樂,甚至可以通知老人的家人。
情感機器人還可以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情感康復訓練,他能識別自閉癥兒童的情緒,通過設定的參數感知兒童的心理變化,從而做出應對。
我們計劃推出一款大約只有20厘米-30厘米高的小型情感機器人,將來實現產業化,成本也會下降不少,也許只要一部手機的價格就能買到。孫曉表示。
有了這樣的迷你情感機器人,我們可以帶在身邊做一個情感管家。比如,路上開車犯了路怒癥時,機器人及時提醒我們不要焦慮、不要憤怒,還可以根據我們的喜好播放一首好聽的音樂或講個笑話;也可以把一個便攜式的情感機器人別在身上,它能分析我們一段時間內的情感波動,甚至分析出是否有抑郁癥傾向。
孫曉說,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合工大情感計算研究所還將致力于機器人的豐心工程,讓機器人不僅能感知心理,還要知道如何安撫心理疾病患者、如何幫助他或她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現階段,合工大在情感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水平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醫療機器人正在研發擁有大白不是夢
記者:小智,要不咱給整個舞蹈唄?
小智:這個,人家沒手沒腳跳不了啊。小柔,要不你來跳吧?
小柔:跳舞沒問題,可是你沒有拜托我啊。
跟記者對話的不是大明星,而是來自科大訊飛的兩位機器人明星小柔和小智。他們倆不僅能聽會說、能走能跳,甚至還能進行人臉識別。
據了解,小柔和小智搭載了語音喚醒、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等多項技術。其中,人臉識別技術是科大訊飛和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團隊聯合推出的世界上最精確的人臉識別系統,在測試中這種程序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精確度,識別準確率超過99%,超越Facebook。
訊飛機器人基于開源及成熟的機器人平臺,與訊飛自主研發的云端大腦結合,是訊飛超腦計劃的階段性落地成果之一。科大訊飛研究院副院長王智國介紹。
王智國表示,訊飛超腦計劃是科大訊飛啟動的針對高級人工智能的前瞻攻關項目,是從讓計算機能聽會說成功的基礎上,向讓計算機能理解會思考的目標邁進的關鍵支撐,相當于給機器人一個大腦,讓它們更聰明。
有了訊飛超腦,機器人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在教育領域,可以讓機器人閱卷,不僅給客觀題打分,還可以給諸如作文這樣的主觀題打分,通過程序設計,機器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對考生的作文進行評分。王智國說。
一部《超能陸戰隊》讓人們愛上了萌萌的大白,未來,大白可能真的會來到我們身邊。在醫療領域,基于訊飛超腦的高級認知智能,通過海量的醫療知識的收集和導入,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訊飛超腦有望成為醫療領域的虛擬醫師,廣大病患可以在去醫院掛號就診前,咨詢一個機器人醫生,它們將會給病人提供醫療診斷和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