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研制的無人機基本都是小型四旋翼飛機或中小型固定翼飛機,大型無人機領域涉獵者甚少,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而滿足水陸起降要求的U650更是填補了大型水陸兩用無人機領域的空白。
軍民兩用成無人機新趨勢U650填補我國研發空白
第十一屆中國航展1日至6日在珠海舉行。航展上,多款國產無人機亮相,引爆觀展熱點。6號展館的一架無人機,外形有些與眾不同,除了滑跑起飛需要的起落架外,它的兩側機翼上還有一對像滑板一樣的裝置。
這款無人機的生產商上海優偉斯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冬介紹,這是U650大型水陸兩用無人機在水面降落時需要的浮筒。
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研制的無人機基本都是小型四旋翼飛機或中小型固定翼飛機,大型無人機領域涉獵者甚少,而滿足水陸起降要求的U650更是填補了大型水陸兩用無人機領域的空白。
水陸兩用最大的優點是對起降環境的要求低,尤其適用于沒有機場跑道的用戶。
而中空長航時水陸兩用無人機同時還可以滿足掛載吊艙任務的需求。U650任務載荷達100公斤,可掛載高性能光電吊艙、AIS及VHF電臺、合成孔徑雷達等,能夠更高效地實時監控目標,完成多種監測任務。
傳統的遠海島礁船艇巡邏,速度慢,時間長,效率低。中空長航時水陸兩用無人機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劉建冬介紹,U650巡航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70至180公里。同時,很多遠海島礁上沒有跑道,但是有潟湖,U650的起降距離只需要500米左右,完全可以在潟湖水域完成,這就為全天候巡查監控以島礁為中心,半徑1000公里的范圍提供了可能。
軍民兩用是現在無人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專家分析,U650機翼兩側的2個吊艙,可以滿足掛載導彈、雷達或者其他任務載荷的要求;機翼內部有油箱,可以帶100公斤左右油料,保證8至10小時的續航。這些條件使得這型無人機具備向軍事領域拓展的預研前景。
2015年12月U650首飛至今過去了近一年時間,飛機已完成了多次飛行實驗。今年年底將完成全包線飛行實驗,通俗地講,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就是要把飛機的邊界性能全部測出來。
與U650的大型身份相比,地面站則顯得相對濃縮得多。達到中空長航時級別的無人機一般都要配3輛車,一輛擔負任務操作和飛行操作,一輛負責數據鏈和通信,還有一輛用來發電、保障。但是U650的地面站內,任務操控席、飛行駕駛席、情報分析席有序分布,發電、通信都已裝備妥當,整個地面站一輛車就夠了。
為了滿足野外作業的需求,優偉斯細心設計了便攜式地面站,全重不到10公斤,庫卡機器人,使這套無人機系統的機動性能又邁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