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年機器人行業十大熱詞
隨著我國制造業進一步升級轉型、人口紅利逐步降低、生產力成本上升,“人機協作”超越“機器換人”成為制造業的潮流代名詞,身處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高速增長時代,感受制造業日新月異的改革變化。
2018年是機器人持續高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機器人產業如火如荼,國內外機器人競相擴產、資本持續注入、企業補貼引人注目、行業政策逐漸完善讓人眼花繚亂,整體呈現出健康發展態勢。讓OFweek機器人網小編來帶領大家一起來挖掘2018年機器人行業的十大熱詞。
一、機器視覺
經過多年的發展,機器視覺技術已邁入高速發展期。隨著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的來臨,自動化需求凸顯的制造業對機器視覺技術的需求也會隨之劇增。未來,機器視覺將會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領域。
無論是產業急需升級轉型、對高精度產品的嚴要求的工業生產制造領域,還是機器視覺技術要求更加嚴苛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消費領域,機器視覺已成為人們生活、生產走向智能化的必經之路,工業4.0、智能制造等政策環境將機器視覺注入國家戰略的核心部分。
二、人機協作
人工智能時代,世界會是這樣的一幅圖景?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機器人搶人的飯碗”,人類和機器人會是未來的競爭對手,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機器人有朝一日統治世界。根據一些深度研究表明,這種擔心多半是杞人憂天。
事實上,未來更會是一個“人機協作”的時代,“人機協作”已經帶來并將繼續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和工作體驗。把人的智能和機器人的高效率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作業;簡單來說就是“人”直接用“手”來操作機器人。
人機協作機器人確保了人和機器人之間無需防護欄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點和任務靈活地應用。通過這種方案,員工可以根據要求的件數在不同的生產位置和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所需數量的機器人。
三、人工智能
作為第三個大時代的變革核心,近幾年人工智能界經歷爆炸性的增長,人工智能正化于無形,成為數據、服務、產品接入人類生活的重要入口。人工智能發展條件的成熟同時催生了大量人工智能創業企業,也引爆了周邊行業的急速發展。
根據VentureScanner統計,截止2018年11月,人工智能公司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從1485家增長到了2353家,在劃分的13個細分行業,包括深度學習/機器學習(通用)、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應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通用)、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應用)、手勢控制、虛擬私人助手、智能機器人、視頻內容識別、內容感知計算、語音識別、推薦引擎、語音到語音翻譯13個細分行業。其中深度/機器學習(應用)分類以約866家企業的數量遙遙領先。
四、并聯機器人
并聯機器人,英文名為ParallelMechanism,簡稱PM,可以定義為動平臺和定平臺通過至少兩個獨立的運動鏈相連接,機構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機構。
2012年隨著Delta并聯機器人專利解禁,我國并聯機器人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經過幾年的技術研發和市場積累,中國市場對并聯機器人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空前提高。
并聯機器人因其獨特的高速特性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里展示出其無可比擬的優勢。每分鐘上百次的拾放速度,基于DELTA三角形原理的高穩定性,目前中國機器人市場每年增幅在30%左右,但并聯市場的總體增幅達到100%。
因并聯機器人的廣泛適用性,3C行業產品更新換代快,設備也要隨之調整,日化、食品等行業伴隨著消費升級,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對機器換人的需求也在穩步增加,都為并聯機器人釋放了大量的市場需求。
五、服務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是國家高科技實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智能服務機器人作為機器人產業的新興領域,高度融合智能、傳感、網絡、云計算等創新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新業態、新模式相結合,為促進生活智慧化、推動產業轉型提供了突破口,引領服務模式實現“互聯網+”變革。隨著機器人產業的升溫,智能服務機器人行業近年取得長足發展。
服務機器人領域相關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將趨于成熟,國內服務機器人商業化推廣的難度將大大降低,同時政策的扶持、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大力布局,將加速服務機器人在巨大的家庭和個人消費級市場推廣運用。
隨著人機交互技術的逐漸成熟,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機器人直接面向家庭/個人提供服務,服務機器人產業就陸續成型了。服務機器人產業剛剛起步,尚處于一片藍海,市場潛力巨大。
六、納米機器人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加拿大布羅克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研制出一種用于醫療的納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比傳統的檢測方法更快地識別結核病耐藥性。另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用于環保的納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懸浮在液體或空氣中探測環境。
隨著納米科技的不斷發展,產生了納米機器人技術。納米機器人涉及分子仿生學和電子控制技術的范圍,以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來設計研制出可對納米空間級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研發出能操控生物分子的納米級結構,突破了傳統機器結構的限制。
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已成為當今科技的前沿熱點,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備受世人矚目,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制定相關的戰略性計劃,投入巨資搶占納米機器人戰略高地。目前研發的納米機器人屬于第一代,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系統的有機結合體;第二代納米機器人是直接把原子或分子裝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尺度(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的分子裝置;第三代納米機器人將包含有納米計算機,是一種可以進行人機對話的智能裝置。
七、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作為機器人種類中應用落地最早、規模最大的方向,在過去幾年隨著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也從汽車工業延伸到電子工業、金屬、化工、塑膠和食品,逐漸向消費領域滲透。機器人也變得越來越智能,人工智能機器人、漸協作機器人、人機共融,新鮮詞匯層出不窮,新的技術突破、新型產品面世,工業機器人進入空前繁榮發展。
2017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超過250億美元,增長20.3%,預計2018年將達到近300億美元,新的增長點有望攀升。而工業機器人2017年的生產量超過13萬臺,較上年增長68.1%,且目前正趨向于高速增長的態勢。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中小企業的總體基業在——五大行業八大工藝,其中,3C、汽配、醫療、食品、新能源為潛力較大的五大行業。相關數據表明,國內61%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于汽車制造業,從國內制造業的總體趨勢上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更依賴于爆發性的行業,例如3C行業上機器人的需求。
八、醫療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