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打call!誰是95后的創新大贏家?
最嗨的頭腦風暴,
最in的創意比拼!
這里,有一群95后,
用智慧點亮了數字化的未來。
這里,有一群資深專家團隊旁征博引,
深入洞悉創新作品。
(午餐時間評委們在緊張討論)
這里,有一次重磅live,
全程展現學生在答辯現場的風采。
下面,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即將為您揭曉今天的獲獎作品,
一起為科技創新打call!
它們分別來自數字化工廠、
能源互聯網和智慧城市三大主題!
揭曉獲獎作品
一等獎
基于圖像視覺技術的機車車輛機械儀表數字化群檢測系統
獲獎團隊:黃捷洲、羅鵬、邱學文
學校:華東交通大學
靈感來自一次偶然的實習經歷
大家每個月都怎么查水表、計水費?類似的讀表難問題,在工業上更加明顯。
以油氣化工行業為例,一條石油管線往往長達幾十公里,每位工人每天幾乎要來回跑長達幾十公里,監測數百臺儀器儀表。
有沒有嘗試過數字化的讀表解決方案?團隊同學的靈感正式來自在鐵路公司實習時得到的啟發,于是組建了一個實驗室團隊,分別負責電路、算法和外形結構設計。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們通過優化算法實現200毫秒的讀取效率,幾乎可以覆蓋工業領域50%的參數。
一項創新、經濟又實用的解決方案就此誕生!它能幫助一線工人解決實際問題。
二等獎(2組)
智能逃生晾衣架
獲獎團隊:孫洲濤、向一凡
學校:大連民族大學
將智能晾曬和智能逃生功能集于一體,庫卡機器人,配有多重傳感器實時監測外部的環境狀況以及時的自動收放晾曬衣物,將應急、救生裝置常用化,隨時維護,防患于未然!
基于能源互聯的風光耦合制氫微網模擬系統
獲獎團隊:徐古軒、谷承儒
學校:天津工業大學
利用風、光、氫實現源-網-荷協調平衡的綜合能源系統,是新能源電能發-輸-配-送的一種新模式。氫能的利用可以減少工業生產、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優化能源結構。具有比較高的專業性,對于本科生實屬不易。
三等獎(3組)
自動化驗機械臂
獲獎團隊:林博軍、牛睿婕、于洋
學校:江蘇科技大學
在醫療和制藥行業極具應用前景。這組團隊可謂準備最為充分,他們給每一位在場選手都準備了一份策劃書,KUKA機器人維修,并在家做了無數次實驗進行驗證。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嬰兒床
獲獎團隊:蔣璐瑤、江廷宇、黃澄
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以自動化檢測與控制和Zigbee無線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嬰兒床,以手機app實現遠程監控。想法貼近生活,團隊擁有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技術支持。如果與當下流行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結合,或許能夠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基于Arduino與LabVIEW的智能家居Ipad移動終端設計
獲獎團隊:田麗、戴俊、翟雅萌
學校:大連交通大學
通過LabVIEW與DataDashboard在一個局域網內共享變量,實現手機客戶端監測家居環境,并控制相應的設備運作的功能。與當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熱點結合緊密。
關于創新,大咖有話說
高晟安
瑞士駐華公使
abb大學生創新大賽體現了瑞士和中國共有的開拓精神。目前兩國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而創新是兩國關系的核心。作為一家總部設在瑞士、植根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ABB致力于成為中瑞兩國創新合作的橋梁,而大學生創新大賽正是ABB踐行這一承諾的體現。
劉前進
ABB集團中國研究院負責人
ABB中國首席技術官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中國需要更多的創新人才和前沿的創新技術,不斷提升效率和競爭力。ABB舉辦本屆大學生創新大賽,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高校學生關注和參與電力、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數字技術創新,為各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活力。
張永剛
中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
本屆大賽外部評委之一
在本屆大賽中,同學們的作品有三個突出特點,第一,參賽選手覆蓋高校最廣,今年共有380所高校的同學參加了大賽;第二,參賽作品普遍關注國家和行業熱點話題,用我們的智慧和構思為產業升級做出自己的貢獻;第三,參賽作品以問題為導向,同學們能夠通過對于工作和生活中具體問題的思考,運用信息技術想辦法解決問題。
,工業機器人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