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最關心:機器人全面覆蓋未來十年最賺錢新興產業
在剛剛周六迎來的考研大戰中,今年報名人數突破290萬大關,較上一年激增52萬人,增幅達到21.8%,成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創下改革開放40年來最高紀錄。
對于考研黨來說,選擇未來從事的行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可能幾年以前非常火的行業今年就備受冷落,可能某個行業里的人才市場處于滿溢狀態,導致工作崗位需求驟減;可能以前好找工作的行業,現如今已經日漸衰落,種種不可測情況;如何把握將來就業方向,如何掌握蓬勃發展的新興行業動態,成為廣大學子最關心的點,本文就未來十年最賺錢的新興產業進行分析,其中機器人作為近幾年國家執行中國國制造2025方針的核心部分,一直站在風口浪尖,補貼戰、融資輪,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輻射到各個行業的方方面面,比如養老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無人機等等。
回顧歷史的長河,全球經濟的發展一直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推動。從發明蒸汽機、發電機、計算機,再到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導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大調整,并不斷涌現出新的產業,促進社會進步。
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還集中在能源、金融等傳統產業。現在,已經被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等高科技與互聯網企業占據半壁江山。
互聯網產業方興未艾,傳統行業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那么未來10年,又有哪些新產業值得我們期待?哪些產業能夠孕育出新的千億美金、甚至萬億美金市值的偉大公司,給投資人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一、云計算
企業向云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場增長依然齊頭并進,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層面:擁有多元化的商業應用生態圈越來越重要,工業機器人維修,如亞馬遜、谷歌、微軟等;
3、SaaS層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OA、CRM、市場營銷、B2B大宗商品采購等領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層面:沒有出現獨立巨頭,庫卡機器人,未來更可能由IaaS巨頭向上或SaaS巨頭向下延伸。
國內云計算市場還處在萌芽期,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里、騰訊、華為等IT巨頭等紛紛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使得IaaS層面依然存在機會;
SaaS層面:除重點關注以上幾個細分領域,還應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二、大數據
大數據行業的融資總額2013-2015年分別為8億美金、15.4億美金及20億美金;2013-2015年融資事件分別為10起、42起及超過50起。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如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大數據+零售、以丁香園為代表的大數據+醫療、以搜房網為代表的大數據+房地產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于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象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于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并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從而快速占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于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三、虛擬現實
目前全球虛擬現實行業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仍處于早期起步階段,供應鏈及各類配套設施還在摸索。然而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游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當前各大咨詢機構均看好虛擬現實在未來5年將實現超高速增長,爆發近在咫尺。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短期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件設備、內容生產到平臺分發,均具備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靈魂存在,投資成熟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四、人工智能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并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未來3-5年智能化大潮將帶來萬億級市場。
在人工智能領域內,2016年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五、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打印的投資熱,3D打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3D打印機市場規模預測將擴大到100億元。
接下來新一輪的3D技術的投資熱點,包括:
1、3D打印專用材料及其工藝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制設計軟件;
3、圍繞3D打印技術出現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打印與教育、醫療和工業4.0等行業的結合)。
六、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百度、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我們重點側重汽車電子相關硬件、車聯網相關軟件、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我們將重點挖掘部件制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劇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面臨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未來無論短期或是長期,機器人行業的投資機遇巨大,從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均有十分可觀的市場規模: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協同工作并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屬于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則沒有上限,具有遠超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我們認為助老和醫用的服務型機器人將領先發展。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大力度的財政補貼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走向成熟,這之中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
1、鋰電池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游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5年實現井噴式發展,產銷量均超過3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3、超級電容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較鋰電池有明顯優勢,能夠廣泛用于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鉆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我國在軍工、高鐵、核電、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均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隨著基礎化學、基礎材料、納米技術等方面科研實力的不斷積累,新材料領域的創新點將不斷涌現,新材料將成為數萬億產值的市場: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學、光學、電學和微觀量子特性與目前現有材料相比整體有明顯優勢,未來應用行業橫跨電子、生物醫療、軍工、精密制造業、化工等;
2、碳纖維是應用相對成熟的新興材料,相對于傳統材料品質好、重量輕,未來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方面繼續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水處理、廢氣治理、鋰電池等多個領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齒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復人體組織器官功能。
十、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與生命科學技術正在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機器人維修,重磅級新藥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