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參與發起成立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昨日奠基。
2014年,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在東莞參與發起成立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在東莞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機器人創新創業孵化之路,其中27家創業團隊成功孵化成公司,總產值超過19億。昨日,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項目正式動工,這個能容納100多個創業項目的基地,將給予李澤湘更大的施展空間。
孵化實體80余家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于20 14年11月成立,由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原院長高秉強教授、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教授等一眾優秀創業導師聯合發起。目的是聯結香港、內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上下游供應鏈等資源,充分理解創業者需求,為其提供全方位資金支持。
基地專注機器人及相關行業的創業孵化,通過打造完整機器人生態體系———“基地+基金”的模式,庫卡機器人,使被投團隊和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優勢。
根據機器人基地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孵化實體80余家,成功引進53家創業企業和32個創業團隊,其中27家創業團隊成功孵化成公司,總產值超過19億,它們包括固高科技、逸動科技、李群自動化、胡桃科技、云鯨智能等,方向包括工業機器人、視覺檢測機器人(工業)、服務機器人、無人機陣列、智能滑板、農業自動化、精密減速器。
機器人基地發展的另一個支撐是擁有強大的創業資金,由天使資金、清水灣創業天使基金、紅杉資本等各類資金組成,為創業者提供資金保障。目前,機器人基地已對20余家創業團隊/企業投資8000余萬元,幫助15家在孵企業獲外界知名風投公司資金投資,目前機器人基地在孵企業獲得高達3.45億元的社會投資。
機器人產業項目奠基
“三年前,一個產學研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在松山湖誕生。三年后的今年,基地從0到1到N,出現了不少優秀團隊。如今現有場地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在松山湖管委會、東莞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將為有想法的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合適、更美好、功能更齊全的園區,相信幾年后,一批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全球有影響的產品、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將從這里誕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李澤湘表示。
昨日,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項目在松山湖正式奠基。據悉,該項目是東莞市重點項目工程,也是松山湖生態園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核心載體,預計在2020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園區可容納100多個團隊。
項目占地面積65564.87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13000平方米,設有綜合區(會議中心、圖書館、展覽廳)、研發孵化區、粵港機器人學院、國際機器人研究院、中試車間、創意生活區等功能區域。機器人產業園區將專注于機器人和智能硬件方向,重點圍繞工業4.0、農業4 .0和智慧城市等板塊發展,形成集技術研發、創業孵化、人才培養、生產制造、終端應用、展示展覽、會議論壇、休閑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機器人產業示范園區。
“隨著‘機器換人’的深入推進,機器人產業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不認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會放緩。”李澤湘認為,除了工業機器人外,工業機器人維修,服務機器人的產業空間也非常大。“如果有好的團隊,產品和技術能解決某個領域的痛點,那么東莞在這個領域也很有發展前景。”
對于東莞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李澤湘非常看好。他看到,東莞目前已經在機器人領域集聚了一批年輕的創業者,許多創業團隊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在產品研發過程中,這些創業者會有互動,已經初步形成了機器人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