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造”水上智能清污機器人一次可收集500公斤垃圾
德陽造水上智能清污機器人在工作中。周鴻攝
12月19日上午,在德陽旌湖下游柳梢堰附近,一只巨型的金魚正慢悠悠地游來游去,附近的水草垃圾不斷地被它吃掉原來,KUKA機器人維修,這是一臺德陽造的水上智能清污機器人。當天上午,國家水利部的專家們正在對它進行鑒定。
據介紹,這臺清污機器人是四川東方水利公司研發的水上智能清污機器人第一代產品,機器人維修,它前面有兩把像掃把一樣的聚料機械手,先將垃圾聚攏,然后通過網鏈將垃圾卷進艙內。一次可收集500公斤垃圾,垃圾收集滿箱后會自動返航靠岸。
據介紹,這臺機器人體型大小為5.8米×3.6米×4.9米。漂浮在水上的部分有一個攝像頭,就像機器人的眼睛,整臺機器工作全靠它先追蹤發現漂浮物,然后通過系統內幾千張的圖片資料對比識別,再進行追蹤打撈。
之所以是智能化的機器人,就要具備自動識別的功能,否則河里游泳的人、橋墩子都要被當作漂浮物被打撈進去。四川東方水利監事會主席賀偉打趣道,機器人后期還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完善功能。
這臺清污機器人的外觀也是有講究的。因為產品主要用于城市河道、公園游樂場等水面漂浮物的打撈,所以它的外觀是仿生設計,后面類似金魚尾巴,前面垃圾入口處像金魚嘴巴,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城市景觀需要,它的動能主要來源于蓄電池的電力,同時結合太陽能電板和風力發電兩種能源。
據了解,該機器人在今年6月研制成功,目前已在四川省射洪縣城區涪江河道成功應用。同時研制成功的還有一種清污機器人適用于水電站,目前已經在東西關等水電站成功應用。它具有對漂浮垃圾進行打撈、分段切割、擠壓、打包成塊、自動碼垛及運轉的漂浮物打撈處理工藝。
產品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機器人維修,具備批量生產條件。19日上午,鑒定委員會針對兩款智能清污機器人給出了最終結論。
采用機器人逐步替代人工清污作業無疑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四川東方水利負責人表示,自2014年開始展開了智能清污機器人的研制工作,在產品智能化方面聯合西南科技大學、德陽中科先進制造創新育成中心共同研發。未來一段時間,公司將主要提供清污機器人服務,暫未有批量生產銷售機器人的計劃。